3
2
1
专题讲座
通胀预期比人民币贬值预期更可怕|复旦大学金融投资总裁班资讯
添加时间:2016/4/26 13:18:36 来源:复旦研修网编 点击数:

 

通胀预期比人民币贬值预期更可怕|复旦大学金融投资总裁班资讯
李迅雷|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,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导师
防风险成为今年头等大事
 
2016年前四个月过得太不容易了。新年伊始,人民币贬值预期大幅上升,这与央行在选定的“时间窗口”里推进汇改有关,从而导致国内外股市的大跌,虽然“熔断”一度被认为是罪魁祸首;尽管眼下人民币汇率基本被控制住了,但民间理财产品和信用债的违约事件却此起彼伏,又给金融市场带来不祥之兆;同时,猪肉、蔬菜价格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狂涨,让通胀预期迅速攀升。
 
去年五月《人民日报》权威人士的五问五答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:“从一定意义上说,防风险就是稳增长。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,须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、区域性风险的底线。”
 
我们不妨罗列一下今年金融市场的各大风险种类:汇率、信用债、民间理财产品、银行不良资产、股市中的高估值板块等。汇率通过管制手段基本可控;信用债目前大约有17只违约且没有完成兑付,其中绝大部分的债务人属于国企,这说明上层对打破刚兑还是痛下决心的,当然前提是风险可控;泛亚、E租宝、中晋公司等民间理财机构的违约事件估计不是个案,后续违约事件还会发酵,但考虑到民间理财机构的总规模有限,最大个案也只是百亿级的,故不至于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;银行信贷不良率虽存在一定低估,但即便实际情况很高,也不至于马上导致银行破产;股市同样存在估值偏高问题,但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了。
 
从大金融下的多个市场看,均存在风险潜伏现象,且这些风险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都挥之不去。假如这些看似可控的风险同时发酵,则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就会大增。因此,金融管理当局在制定政策和对这些风险的处置上必然会小心翼翼,不敢大刀阔斧。
 
需要警惕货币政策转向的负面影响
 
历史会重复,但不会简单地重复。中国经济的体量越来越大,弹性也就越来越弱,波动幅度随之减小。以往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,都是去库存和去杠杆的有利时机,但2009年之后,全社会的杠杆率水平就只上不下了,库存也去不尽了。一轮下行周期之后,除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了,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价格均处在历史的高位,劳动力价格继续上升,流动人口减少,人口老龄化。在这种条件下,货币政策的回旋余地也越来越小了。
 
真要是GDP能起来,则货币政策收紧的问题也就不大了,就怕通胀上行而GDP不动。货币政策该如何应对呢?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把CPI的目标定在3%,而央行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中,控制通胀是最重要的目标。央行应该不会等到CPI已经到3%才去收紧货币,我估计一旦CPI超过2.5%,央行就开始准备做政策调整了,超过2.8%则必定会有收紧举措。
 
因此,通胀预期比人民币贬值预期更可怕,因为前者不可控,后者在资本管制条件下是可控的。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“高杠杆、泡沫化”问题,2016年这个问题愈加严重,如果通胀真的加重了,则货币政策将不得不收紧,这对于存在高泡沫问题的股市、债市、楼市都是利空。对于实体经济同样也是利空。
 
不过,若按本人的判断,CPI的涨幅不会过大,3%多一点水平就可能止步,那么货币政策也不会大幅收紧,可能只是“温和转向”而已。货币政策转向总不是件好事,这一政策举措虽然有助于抑制风险爆发,但并没有解决经济的症结,充其量只是危机被延后而已。
 
按照《人民日报》权威人士的说法,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,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,问题不会等我们,机遇更不会等我们。今天不以‘壮士断腕’的改革促发展,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。”
 
2016年中国经济在防范风险和稳增长的双重压力下,在贬值和通胀的双重预期下,能否还能大力度推进改革,的确是一个难题。
复旦大学金融总裁班|EMBA研修班|复旦工商管理MBA班|房地产总裁培训班|复旦大学总裁班常年招生
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E-mail:fudan.mba@163.com 招生热线:021-33511084
统计代码